1、昨日的悲伤,我已遗忘。 可以遗忘的,都不再重要了。 2、总在跌跌撞撞之后才仿佛明白,很多事情是不能强求的。 3、我努力寻找希望,生怕幸运就在身边,却被我粗心错过 4、当美好的东西来临的时候你会很自然的闭上眼睛 5、常常迷迷糊糊闯入多雾的沼泽,深陷泥淖进退两难。 6、湿透的衣裳,终究会乾。 7、我习惯独处与自言自语,幻想一个人在在城市里,漫无目的的行走. 8、我们何其幸运,无法确知,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9、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10、在这个城市里,我不断地迷路。 不断地坐错车,并一再地下错车。 常常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要去什么地方? 11、你固定在哪一站上车? 在哪一站下车? 车站中的人群总是这么来去匆匆。 有人会在地下铁的出口等你吗? 12、我在纷扰的城市中,寻寻觅觅,寻找一颗最完美的红苹果,一片遗落的金叶子,寻找心中隐约闪烁的光亮 13、名叫“乌鸦广场”的那一战,没有乌鸦,也没有广场。 14、常常受命于人,所以你才缺少决断力 15、我在地下铁无尽的通道中, 清晰地听见蝴蝶 轻拍薄翼, 来回飞舞。 16、昨日的悲伤我已遗忘,可以遗忘的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然而谁会在地下铁出口等我?他会握住我的手,告诉我星星的方向,陪我走一段路. 也许我们该坐下来,静静的喝杯茶,诉说未来的愿望 17、范阳:明明,作为一个正常人,如此小心翼翼的生活,都很难避免受到伤害,对待家人也不能过分保护,经历使人成长。《地下铁》内容简介 书的英文名字——“The Sound of Colors”,优美之余点明了一种作者的态度——生活需要感受,需要想方设法、勇往直前地主动感受——看不见的人可以听颜色,嗅不到的人可以看气味,听不到的人可以看声音。万事万物都有不足,我们自己也是。换一种知觉去感受,我们将会在伤害里感受爱,在哭泣里懂得笑,在迷茫里找到方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列驶向自己心愿的“地下铁”,“天使说再见”的那一年,也许生命这场不归的冒险才刚刚开始,你无法抗拒途中的失意,当然也无法拒绝那些必将到达的欢乐。 《地下铁》读后感 作者以恰到好处的色彩搭配和简洁诗意的内心读白,为阅读创造出一种舒适温和的感受。通过绘图与文字对位的方式向读者进行独一无二的述说与沟通,带领读者去发现,去寻找每一个人心中点滴的光亮。 作品《地下铁》深刻地揭示了都市人在孤独状态下的迷惘。“在这个城市,我不断的迷路。不断的坐错车,并一再下错车。……我努力寻找希望。深怕幸福就在身边,却被我粗心错过。……其实,我哪里都不想去。然而,会有人在地下铁的出口等我吗?”圈作品中的主人公孤独地生活,漫无目的地行走,她没有可以作伴的人,也没有人在地下铁的出口等待自己,人与人之间形同陌路,彼此没有任何关联,每个人关注的只是自身的功过、荣辱和得失。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人与人之间只剩下残酷和冷漠,只剩下不择手段的追求。 作品中的盲女尽管不断坐错车,并一再下错车,但她一直努力寻找希望,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没有放弃过自己。盲女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能鼓舞和鞭策读者,告诉人们不管遇到什么坎坷都不应该消沉堕落,而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和纯净的心境来面对生活。另外,作品中一直眷顾盲女的守护天使,实质上寓指希望,人只要不放弃追求和进取,生命的奇迹总会出现,每个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地下铁》中文字弥补了图像的抽象性,图像则凸显了文字的想象力,给予读者更大的联想空间。作者通过富有诗意的表达,与色彩富丽的图画互为映衬,将文字的形象性与图画的抽象性结合,为读者延展出新的意义空间。 全书中,打破时空界限,将不同的时空并置进行叙事的画面不在少数。最典型的便是 12 幅“V”字形构图。置于画面左端的是盲女走下地铁的楼梯,右端是盲女走上地铁的楼梯,横贯画面的是一列载满人的地铁。由此表现盲女经历过的地铁之旅。这种将不同时空并置在同一画面的叙事有着几米绘画中鲜明的超现实主义色彩。 《地下铁》中的时空并置叙事,通过盲女角色的设置得到了漂亮的运用。“如果主角看不见,那么他身处的空间,就是充满了各种可能,他所听到、闻到、想到的,就可以有无限的想象,所有的奇想就有了合理性”,因此,盲女的经历实则是她的一次梦幻想象之旅。盲女的想象之旅与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盲女想象的世界呈现暖色,而现实场景则呈现灰暗色调。 几米绘本中出现的都市意象多是钢铁森林、拥挤的地铁与拥挤的人群……在《地下铁》中,车厢中拥挤的人群一个个表情呆滞。在某些插画中,更是直接呈现出非“常人”的状态:由草编织成的人、穿着钢盔铁甲的人……人是血肉之身,几米用这种奇特的打扮表现人们在现代大都市中的迷失。 在现代都市中,自然界的一切被驱逐殆尽,剩下钢铁的冰冷。正如地铁站人潮汹涌,但彼此的距离却显得十分遥远一样,都市的世界是冰冷的,人是冷漠的。这种表面拥挤实则疏离的感觉在现代都市十分明显。《地下铁》正是用少女的“看不见”反而触摸到世界的美来凸显都市人麻木疏离与冷漠的生存状态。 与这种麻木形成对比的是,绘本中经拟人化后的奇特动物,反为读者营造了安全感与信任感。这些动物的善良反衬出都市人的孤独,隐喻都市里所缺乏的爱与温暖。这是绘本的特色,用童稚化的视角看待世界,一切显得安详温暖。
继续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