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振聋发聩 【读音】:zhèn lóng fā kuì 【正音】:聩;不能读成“ɡuì”。 【辨形】:振;不能写成“震”。 【振聋发聩的意思】: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近义词】:醍醐灌顶 【反义词】:如堕烟海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 体】:振聾發聵 【五 笔】:RDNB 【振聋发聩造句】 1、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振聋发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2、长篇大论使人厌,振聋发聩需简言。 3、很多道理,越是亲近的人苦口婆心,效果不大,反而是敌人和不相干的人,偶尔发语,才出奇的振聋发聩。 4、读一本书、听一场讲座,突然想通一件事,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从此生活大不相同。 5、博老一席话振聋发聩,仆铭记于心,当深思之。 6、同样一篇文章,有人读得津津有味,有人却索然无味;同样一个故事,有人觉得振聋发聩犹如醍醐灌顶,有人感到平淡无奇令人昏昏欲睡/77、他振聋发聩的一番话,让许多沉迷在传销中的人们醒悟过来.
评论